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总会超度程序问题辩难
Zhuan Tie
作者 续脉承宗

只有阳神老成超度才有效果的观点本身就是很荒谬的。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否定了意念力理论。如果说阳神老成后的超度效果更大这个就有道理了。但是不是阳神没有老成的人就超度不了呢?不然!因为虽然个体的意念力有限,但是毕竟多少是有一定量级的,所以他也一定会对外物产生作用。更不要说集体场能产生的强大作用了,这就是组场治病和组场带功的原理所在。既然组场可以治病,可以带功,当然也可以超度。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因此,在总会的强大场能聚合下的超度程序其超度和带功的效果无疑是效果神奇的、因为他携带着整个天华文化在天盘运势下形成的整体场势,其背后的基础能量实质上是大道运行在这个时空点的运势,这样的能量支持下即便是任何一个个体的能量都是不可思议的。这好比一个人站在飞速运动的传送带上向前抛掷石块一样,其本身的力道加上传送带运动的力道其抛出的距离是超出孤立的个体无穷倍的。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总会的超度程序超度的神奇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说给保家仙和保家神三拜九叩丢人。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其中的道理,就会明白超度仪式上三拜九叩行大礼没什么丢人的,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世尊贵为三界导师还给一堆死人的枯骨下拜呢。有什么好稀奇的。这是境界。嫌丢人这本身就是自身的慢心作怪。自己无知还笑别人,这类人还真不少。超度所包含的是全维的程序,既然是全维那各个维层都需要有人去办事,请人去办事就应该礼敬。既然捎上这些鬼道众生就必然有需要他们去办的事。当然也要像对诸佛一样礼敬才是。密宗做法事念那么多咒你以为在做啥?还不是召神制鬼请他们办事?但是仪轨中法师还不是要行大礼?超度的实质都不清楚怎么能真正利益众生?佛菩萨为了度众生连身命都可以不惜何况是下拜?还有更不了解的,你在拜他们的同时,这些鬼神也在把我们当佛菩萨在拜。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给他们供养所需的香花水果,是在大施舍。所以非常感激。享用的同时就愿意积极的按我们的要求去办他力所能及的事了。这就是佛陀的大智慧,他设计这些仪轨和超度法会那些要求,上香,礼拜,供养香花水果都以自己的名义来应供,但其实佛何尝需要那一炷香和那些供养啊?他不过是做了一个中间人,让我们和其他众生互相把对方当佛菩萨供养和礼敬。然后互相帮忙,互相都有需要各自领域才能办的事情。这样才形成了良性循环,大家都结了善缘,实际上是互相超度。佛菩萨其实只做了中介和引导。同时佛在经中也开示了一切众生皆是佛的事实真相,并且也要求礼敬一切众生就是礼敬诸佛。所以即便你拜了鬼道众生也并不冤枉,并不折了你的身价,关键看你是什么目的。什么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超度也是一种说法,佛陀每次说法经常都会说一段咒语,那就是给鬼道众生说的,就是超度。一般人只要心诚就能做到。至诚感通,必有所应,《地藏经》里的光目女就是一般人,但是他能超度他的母亲。这其实就是心诚则灵,中功一部功里就讲过的恭敬态,低位态的问题。那些质疑一个人超度能量不够的人,其实真正应该质疑的是自己的心态够不够诚敬,够不够低位才对!
说到天华文化的天盘运势,有人心里又会犯嘀咕了---虽然天盘运转的场能在天华文化这一块,但是目前我们是处于法难的低谷中期啊,那这个会不会影响超度的力量呢?要我说即便有影响,也是更好的影响。道理在何处呢?我们可以根据尊师的一段话来推知——
“中国的易学是专门研究对称平衡规律的,它揭示了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两方面构成的自然平衡的常数系统,当其中一面的数字相对大时,对称的另一面一定会相对小;当一面绝对大时,另一面一定会绝对小。按照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推导:美国的武器系统中最高层面的尖端武器,也一定是它最薄弱的一面(张洪宝)”......
根据上面的原理,我们也可以推导:天华事业阳性场能和阴性场能两方面构成“自然平衡的常数系统”,当其中一面相对大时,对称一面相对小,其中一面绝对大时,对称一面绝对小。反之也成立,当其中一面绝对小时,对称一面绝对大。目前天华事业阳性场能处于低谷绝对小的时候,其阴性场能必然绝对大,应该说这个时候超度的效果更好,更适合做超度的事业。所以在这个时空点正应该抓紧做最应该做的事情才是符合这个时空点大道安排的。这也许正是总会这个时候推出超度程序的用意之一吧!由此可见,总会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并且无论在什么样艰难的条件下都清醒的知道并忠实的带领全门践行着尊师对芸芸众生的神圣大愿!
以上只是粗浅的,更深的道理还很多,需要大家自己去深入了解。
[11/29/2012 2:32:46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