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看窗外飘雪,三十年一挥间
项阳
看窗外飘雪,三十年一挥间
项阳
(2012-01-07 16:02:33)
    醒来望窗外,但见雪花飞舞,楼顶和地面均匀地涂上银色,陡然想起三十年前冬日早晨,雪比今天下得大,我和同班同学刘胜跃从济南慢吞吞地坐了一夜火车来到潍坊(两百多公里,近7个小时。现在高铁只要几十分钟),到昌潍师专报到的情景。

    作为改革开放后毕业的第一批本科生,我踏着咯吱作响的雪,背着行李,来到师专人事处报到,却被告知地区教育局将我转派潍坊教育学院(在青州)。我不解,在当时有多处选择的情况下系主任孙继南教授建议我去师专教专业课,认为这适合我的发展,派遣证上也写明是师专(当时还是分配),出现状况的确有些措手不及。我返回济南,孙主任和刘再生老师、王继明书记为我再写几封信给潍坊方面,如此才有师专艺术系赵志修主任到学校沟通,王校长和赵书记冒雪到地区教育局协调,将我留在昌潍师专的故事。在此渡过了六年多从助教到讲师乃至组建家庭的美好时光。

    有一件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从济南到潍坊,原想报到之后即可领一个半月工资(放寒假工资提前发)回家过节,出现状况急切想回济南找孙主任反映(当时没有电话)却囊中羞涩,搜遍全身不足两元(一张车票四块六),这时在报到现场刚刚相识、山师历史系的同学刘因全兄走过来:“我有10元,给你5块,抓紧回济南解决问题”。人在困境中有这样的帮助怎能忘怀?!我与因全兄在师专期间是好朋友,我去厦大读研后他移居国外断了联系,但我还是不时念起他。

   师专是两年制(后为本科院校改称潍坊学院),我以声乐专业教学入行,84级的学生张玲在学期间获山东省大学生会演一等奖,教学也算有成绩。还是在1984年,系里教中国音乐史课的赵幼茹老师因爱人从军用机场转业一起回合肥,赵主任让我兼任这门课,如此有五届学生课上两门的经历,前几年回潍坊,老学生们还讲起不时拿出我上课笔记为用,令人欣慰。上海音乐学院谢绍曾教授1985年来山东讲学,建议我去上海随他研究民族声乐理论,但我还是选择了音乐史研究,1988年秋天来到厦门大学读研,1991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其间到中央音乐学院在职攻博,如此走到今天。

    受“文革”影响我们属于被耽误的一代,就我个人来讲还算幸运,从上大学每走一步总有贵人相助,从招我进入大学的徐青茹老师(淄博数百名考生入选两名),进入大学后主科张幼文老师精心呵护,引领我进入音乐史学领域的孙继南、刘再生老师(这几十年一直关心我的学术进步),厦门大学的周畅业师、方妙英老师为我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力主将我接纳至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乔建中所长,专门给周畅师修书要他放我来京的黄翔鹏先生,给我寄简章鼓励我报考他博士研究生的郭乃安先生(多种因素遗憾未实施),中央音乐学院业师袁静芳教授,还有冯文慈教授、冯洁轩教授给予我的关爱都是终生难以为报的。

    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招生制度改革的好时候,否则我可能在“广阔天地”里扎根,或者在某个菜市场中卖菜(从知青点招工到淄川区蔬菜公司,未报到),或者在淄博市文工团任演唱队员。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本科生,一些高校也需要人,这给我们这群人边教学边实践继续提高的机会,感到不足每隔几年再行深造。当下学子们比起我们当时学习条件要好得多,但面临的问题更多,压力更大。诸如房子不再分配,生活成本增大;学历不够高校不接纳,如此逼得大家只有一鼓作气走向制高点,他们更难!在下以为,人文学科真是需要一定的社会阅历,写出的硕博论文才有深度,但社会现实显然不允许这样做。我们当时本科毕业可进高校,而且被推向一线从事教学(回想起来也是无奈),现在音乐理论专业,省级甚至市级高校多数都要博士,想走此路的学子真是辛苦!看到这些也更坚定了要为门下学生打好基础,努力使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或学者,如此方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雪还在飘,转瞬三十年。常常回忆同宿舍的德珠、张准、利剑、云山、长桐、沛君诸兄,常模仿“胖子”用济南方言念起“三组的跟我走”,常想起钕铜大姐不辞辛苦为我弹钢琴伴奏的情形(非分内之事);每一位任课教师音容笑貌都在眼前,如同昨日。大学同学们天各一方,虽有远近一旦有信息还是倍感亲切,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说到仁国兄早早到天国报到倍感伤怀。

    回想在昌潍师专工作6年半,老一辈的赵主任、曹书记、于赞武老师、王亢宗老师、王世芳老师对后学关爱,同辈的沙金老师、钱护壮老师、李文老师、钦苏潍老师、张旭冬老师、杨红雨老师、房思钊老师以及从山师到此既是同学又是同事的刘胜跃老师、唐宁老师都具上进心,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成就,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团队,前些时候曾经与外校老师聊起那一时段,大家也对昌潍师专艺术系当时的阵容配置赞赏有加,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此遥祝我的老师、同学以及师专工作期间的同事们幸福、安康、如意!以此文作为大学毕业三十年的纪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e34690100xlrx.html
 


[9/25/2012 1:33:09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