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zhuantie
5/8/2013 11:00:39 PM
标题
内容
习总书記,請你注意毛左的新动向! 网载:美国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2012年得主、一向敢言的五七老人茅于轼,原定5月4日受长沙熬吧读书会的邀请举行演讲。但是,一些左派人士赶到长沙举行抗议,试图围堵演讲。这些毛左人士拉起写有“汉奸过街人人喊打”、“茅老贼祸国殃民”、“反毛泽东思想罪该万死”等橫幅在市区聚集,并挥舞毛泽东画像和“毛泽东思想万岁”的红旗。 我们和茅于軾同是1957年反右斗争的受害者,必须勇敢地站出来支持难友茅于轼,严厉谴责毛左破坏国家法纪,重演“文化大革命”的犯罪暴行。毛左是一批没有文化素养的政治狂徒,也是一批企图推倒颠复现政权准备取而代之的“发烧油”。 他们常常打着毛泽东這具阴魂不散的僵尸旗号,企图扭转历史前进車轮,拖住时代发展的脚步,让改革开放繁荣富强起来的中国,重新回到“打土豪,分田土”的均富年代。他们仇恨民主、仇恨宪政、仇恨自由、仇恨富裕,只要谁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就叫骂别人是“汉奸卖国贼”,“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还借势起哄“打砸抢抄”。去年“反日游行”北航的毛左“叫兽”韩德强,就出手殴打一位与他不同观点的八旬老人。在西安的毛左,公然砸店抢劫烧车,喊出“钓鱼岛是国家的,薄熙来是人民的”。 他们罪行累累,早应绳之以法,可是当局至今碍口失羞,遮遮掩掩,从不明确表态,至使維持社会治安秩序的警察,不是睁眼不见,便是有选择性的执法,不保护受害者,不追究毛左们的违法责任。不然,他们何敢如此变本加厉再次恐吓茅于轼老人? 記得2011年春夏之交,也就是薄熙来作乱的前夕,毛左在毛粪孔尚东、司马南、张宏良的授意领导下,在全国动员了五万多位崇毛的粉丝,组成50多个“公诉团”,聚众挂幅,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訴汉奸卖国茅于轼、辛子陵罪行”。闹闹嚷嚷,甚嚣尘上,大有炸毁芦山之势。 有关部门也不出面制止,最后迫使我们全国五七老人发出怒吼:联合起来集体签名起诉毛泽东反人类罪行。一时成为国内外新闻聚焦。后来中央有关部门出面承诺在毛左“烏有之乡”网站上撤下“公訴汉奸卖国茅于轼、辛子陵罪名”的全部文章,全国五七老人也就休兵不再起诉“毛泽东反人类罪行”。想不到兩年后的今天,毛左错判政治态势,误以为新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記是崇毛亲毛支毛的领导人,趁中共全面开展反腐倡廉之际,故态复萌,又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尊毛敬毛运动”。借清明节公祭江青,称她是“国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旗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现在他们还大张旗鼓地策划筹办“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120周年生辰”。他们此种愚蠢行为,目的是要挟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轮的党中央,放弃改革步伐,重啓毛泽东整人害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反革命路线,最终为薄熙来翻案。不得不警惕啊! 当前社会矛盾重重,暴力抗法的群体事件层出不穷,仇官仇富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成为中国民主转型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打着毛泽东“均贫富”旗帜的毛左,真正威胁中共现政权的是毛左而不是激进民主派。激进民主派是一帮书生,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但毛左却不一样,他们不仅上下成体系,还有人有枪,有几十年深厚的毛泽东“造反有理”的思想误导,还有一定的受谎言蒙蔽的群众基础。党内任何一个野心家只要打着这张牌,都可以造势聚众兴风作浪,因为它是写进宪法的指导思想,天安门城楼不但挂着他的头像,中南海大门的墙上仍保留着文化大革命的垃圾“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来思想万岁!”加之当局长期掩盖“反右斗争”、“三年人祸”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真相,至今不少人认为,有房有吃有车的今天还不如毛泽东时代好。他们怀念过去,不满现实,动不动就上访,稍不如意就闹事,从“顺民”变成了“刁民”,如再继续掩盖历史,他们就会再次成为毛泽东“造反有理”的“暴民”,何况如今政治野心家遍地都是!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共的兴旺发达,我们冒死向总书记建言:1、必须立即停止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一切宣传活动;2、尽快解禁历史真相,准许党内外人士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3、制止毛左明里暗里反对“改革开放”和颠覄现政权的阴谋活动;4、尽快移走广场上毛的尸体和摘下城楼上的头像;5、希望在媒体上开展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历史真相和两个时代的孰是孰非。 真相才能阻止谬种流传;真实的事实才能书写出正确的历史。不能重蹈,“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是以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覄辙,值得深思铭记啊!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