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陈永苗
1/12/2013 2:17:00 AM
标题
内容
最后晚餐或回光返照:太子党上台 作者: 陳永苗 近一些年,隨著習近平成為王儲登上大位,我在北京思潮圈子,非常明顯地得出這樣結論:左右紅二代都認為先前管家把自家江山治理得一大糊涂,自己該出手收拾收拾。例子很多浮在台上的比比皆是。有著“舍我其誰”的“少主人”姿態。總的意思是:我們老子打下的江山,就我們家的,別眼紅。現在亂糟糟的,哈,我們要上台收拾收拾。過去的几年紅二代為登上政治舞台,蠢蠢欲動,沒上台之前想干一些事情。紅二代是偶玩山庄里面气勢最大的偶玩。上了台,可能尖銳之气全無。台上台下差距很大,甚至南轅北轍。 他們從來是權力意志先于認知,為掌權找個出師之名。錢理群先生說,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老紅衛兵登上中國政治舞台時,即已宣布:“老子拿下了政權,儿子就要接過來,這叫一代一代往下傳”,“干部子弟要掌權,天下是我們的”,“二十年后的世界是我們干部子弟的”。 紅二代的共識是,他們認為自己父兄打下的江山現正在風兩飄搖中,對共產党政權紅旗還能打多久有很深的危机感,不滿意胡溫太過軟弱,只做「維持會長」,缺乏鎮壓异議的鐵腕手段,因此紅二代有保江山的重擔,要挺身而出。据已故陝西省委書記馬文瑞女儿馬曉力講,她和一個當朝的太子党人物講普世价值,而此人不耐煩地說,江山都要沒有了,還講甚么普世价值。張木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再提及“未來的當政者”,強調“我們國家已經被一些軟弱無能、沒有血性的領導者帶入了一場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危机當中”,“下一屆最高領導者絕不會允許目前的狀況再延續下去”,“會有人很高地舉起(旗幟)”。 當下之勢,權力分贓主軸在少爺与管家之間,江系團系俱為管家系。權力分贓的主軸矛盾在于太子党与管家的矛盾。窺探宮廷政治的淫虫和海外一些傳媒分析當今紅二代家族的對立与聯盟,以父輩的在文革中恩仇為依据,以為這一些仇恨能世襲。在政治利益面前,這一些蕩然無存,而且是寡頭分贓時代,聯合縱橫取決于利益格局。那一些落后的分析,太刻舟求劍了。 應該區分寡頭少爺与管家之間權力斗爭,与小奴才地方小管家之間的權力斗爭。王立軍說自己是塊口香糖,就是這种區別。對于前者,輿論是滾滾煙塵,而不是火焰。除了煙熏得很難看之外,絲毫不受影響。后者自己命運受制于人,偶然性极大,如王立軍的命運,輿論對其有殺傷力。 太子党就會一條心 紅色儈子手和儿子太子党改革派,他們要得不僅是權力,金錢美女,而且要的是歷史中美譽与永恒,且成禁臠。听他們說話,他們好像是神靈,中國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家的擺設。我們在他們眼里,都是螻蟻,遠遠地都外在于歷史,遠遠地外在于政治,遠遠地外在于留名青史和卓越的可能,頂多可以是暫時幸福的豬。 陳云早就說過:把權交給我們的子女,他們至少不會掘我們的祖墳。陳云主張從太子党中培養接班人,因為“自己的孩子政治上可靠”。太子党內部思想也有分歧,但百分之百對貪污腐敗恨之入骨,他們天生有种使命感:父輩打下的江山不能任其爛掉!。 有人很巧妙了解釋了太子党和他們紅色父親的權力精神繼承關系。体現在《關于建國以來党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個決議說白了就是:我們家父親只是犯了點小錯誤,大家別記仇,還是讓我們家繼續執政吧,我保證不再亂搞運動、濫殺無辜了。但是,誰要是認為我們家的執政不合法,對不起,我還是要大開殺戒滴。這個決議巧妙地維護了党組織的尊嚴和地位,將組織的原罪轉嫁到個人。太子党說我爹搞不行,我搞行。允許你罵我爹,但別顛覆我家的權力,否則做了你。一個以太子党的肉身欲望為中心,一切有利于太子党的改革時代形成。 父子之間的戰爭,是現代社會的主軸。為了證明自己所在階層的精神領導權,用嘴巴剝奪了他們專制父親的政治領導權,貶低被引導的對象;同時用想象的方式,用康曉光“民主一定導致混亂”式恐懼感,妖魔化有可能与之競爭的下層知識分子:只有俺行。改良只是為了證明只有我們才能掌權。都是競爭在改革中爽不爽,幸福不幸福,分贓沒分贓。他們以為80年代以來的框架就是對的,慢慢搞慢慢搞逐漸就實現了,居高凌下。身位的問題:自己身上的消解,就等于全体人的。文革之后的自由,身体性的解放,從不爽到漸爽。 他們在當下呼吁重回新民主主義,也不見得相信這個主義,而意圖有二,一個為了強調江山屬于爺自家,別人不得亂摸奶酪,其二還說,你們這一些知識分子奴才,哄爺開心,爺開心了,可以讓你看看奶酪的色澤与香味。 權力家族私有化,成党天下變為家天下。中共高干子弟認為自己繼承政治權力有天然的合法性,對權力的過度膜拜,有權就是能抵達真理。但這個群体當中的理想主義者也依然相信,“只有把權力集中在手里,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陳元說,只要是我們党領導,搞什么都是社會主義。非常符合海德格爾的教導:當你拿起一把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槍杆子里面出“真理”:當你握住了槍杆子,干什么都是先進的。 太子党的魔幻現實主義也許如阿倫特說的,极權主義超越了政治哲學傳統。劉源在《讀張木生》中說“全世界的古代社會,民主代表原始,專制反而代表進步,此不可不察也。” 共党變為權貴党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原初目的,不過分成三代完成,真是一個跨代的政治偉業。無論過去的文革還是所謂的改革,都是太子党為利益之爭來取的暴力革命。文革是你死我活的權力斗爭,改革是太子党瓜分資產的運動,每次國資重組,實則在割肉,位高者權大者多得,分贓不均時也會引發爭斗。 他們以為80年代以來的框架就是對的,慢慢搞慢慢搞逐漸就實現了,居高凌下。不像從下面崛起的,就可能會感受到有無數的台階要超越。目標在于遙遠的地平線之外,所以急迫地超越自己。中國改革具有太子党路徑的品性,其他的改良力量,是依附性的。正如如此,整個改革對專制体制的瓦解能力,正如儿子對父親的弒父情節發作,獲得一定的寬容,同時是另外一种版本的父親。有毒之樹結不出善果。 改革或多或少地向往自由,其實上這种自由,并不是經典意義上的法律之下的自由,而是特權。因此改革是專制的一种延續,這种特性与具有太子党路徑的品性互相輝映。現在需要將這种認識變為一种主義,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不然自由主義者就意味著歷史的恥辱和失敗者。 少主意識 少主是一种人:文革中下過鄉,改革中留過洋,覺得改革很牛逼,形成獨一無二的中國模式,具有帝國主義沖動,征服可以征服和要征服的一切,把中國的一切當做他們的戰利品,恢复了毛澤東統治全球欲望的那一些改革派紅二代官僚,他們在45歲到65歲之間,廳局級以上。長在“深宮大院”中官二代,与腐敗官員父親一比較,切斷了社會的聯系,覺得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原罪和對別人的傷害作為前提。也就是自認無辜和善良。更加沖突:要么民眾善良,要么官二代善良,無回旋。 紅二代的特權意識比一代更甚,更加邪惡,紅一代處在民國和戰爭之中殺出來還要有所敬畏。官二代認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是天經地義的。這些紅二代雖個個在國外讀書,卻沒一點現代意識,這些人沒有他們父輩的生存意識,卻享受了無窮的紅利,將來命運堪懮。 強盜集團的儿女,下意識想到的抬高自己貶低民眾,維護自己特權地位。毫無疑問,也就是說華人,就是中共的戰利品。“戰利品”這种潛在的攫取和征服欲望,在紅二代身上特別明顯。是華人,就應該服從他們強盜集團的利益。不外乎一种少主沙文主義的特權意思。正如金正日說要征服統一安排全球,极權主義是具有全球帝國征服的沖動。 終點站 二十世紀專制邏輯:為抗拒外敵和最快地中華崛起,需一個組織強有力動員力深廣的統治集團,拒絕低效率的議會和政党輪替。吊詭的是養虎必須以自身血肉,經濟社會——行政的官僚權貴統治,有著自己私有的和私人欲望,作為特洛伊木馬,在其中吸血,從而吸納改變了极權主義政治。統治集團最大的內耗力,成為內部的外敵和崛起的障礙。三公消費比普選更貴。政党輪替,無暇顧及,就放任公共服務于民間自由競爭,沒政党輪替,就壟斷。 太子党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与海內外新聞記者見面時致辭說的,与過去的官話套話不同,圍繞民族复興与反腐敗。這不再是,或者已經擺脫左右之爭的高度,回歸到共產党誕生之時的民族主義高度。反腐敗同樣是嵌入這個高度,作為妨礙民族崛起的敵對因素而存在。民族是太陽,共党就是月亮,在漫漫黑夜中渴望光明,共党就成了光明之源,如此日月不可分,有太陽必須承認要月亮,只要求強調民族主義,就必須承認共党的領導。 就政治矛盾而言,改革是一個進一步產生自然狀態的進程,越改革矛盾越大社會政治沖突越激烈。權貴官僚集團去政治化,也會產生自然狀態。目前來自底層的思潮把這個本來面目呈現出來。1949年之內的左右之爭,都在毛主義之下,毛左毛右之a均A其爭論的結果,是這么一個需要決斷的懸崖:新民主主義還是終結訓政立即實現憲政。 這是一個不斷回歸1949年政治秩序原教旨的過程。太子党習近平上台,意味著如此原教旨道德的再次開始,网上傳聞整風運動明年再次開始。回歸到起點處,就是終點,首尾相連一循環。放到民國以降的格局之內,當下紅二代掌權是1949年陸獨的最后一站,就是陸獨的最后回光返照,就最后一站了。太子党當政,首尾相接,原初目標的最后一次暴露,一個輪回搞完了,多好的事情。如建政初公安局長兼市長,如今的維穩迫使不斷回到軍政時期,這一些都挺好,不斷回到原初,說明一個輪回搞完了。 權力舞台上最后一站,也是党國最后一站。太子党上台是對1949年原教旨理想的最后晚餐,目標与終結吻合,回光返照。 從98年的新左派,到后來的中國模式,到近一些年來的太子党思潮,是一個預備与出現的過程。前二者是習近平薄熙來等紅二代的當政的思潮預備。當然你可以看到一种极權主義的原教旨道德的恢复。比較學術的表達,就是新社會主義傳統。在右翼思潮面前,再次确認了紅色理想的原初面目。 2012年12月2日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